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树立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平凉实践

  • 时间:2022-09-21 16:02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民宗委
  • 字体: [ ] [ ] [ ]
  • 分享: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总结为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的“十二个必须”之一和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五大任务”之一,充分说明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在各民族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 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抓手,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中华文化的文化根脉、文化特质、文化载体,通过树立和突出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可以强化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知、情感共振、归属认同,带动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而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要明确“树立和突出什么”的丰富含义

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指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各民族共有文化标识,是各民族的共有记忆和共享映像,也是各民族紧密联系的精神密码。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之所以能促进心灵相通、凝心聚力,主要在于它所包含的意义、内涵特别是精神价值。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凝结着各民族的智慧。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各民族在中华大地繁衍生息、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形成了大量能代表中华民族,能展示中华民族,能勾起各族群众共同记忆的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比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故宫、苏州园林、吊脚楼等建筑,普通话、汉字、诗词歌赋等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刺绣、印染、木雕、剪纸等手工技艺,编钟、马头琴、芦笙、腰鼓等器乐,秧歌、锅庄等舞蹈,龙、凤、虎等图腾,还有饺子、火锅、茶等饮食,不胜枚举。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头活水。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无论哪个民族建鼎称尊,建立的都是多民族国家,越是强盛的王朝吸纳的民族就越多,从而共同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壮大。从炎黄、西周、先秦、唐宋元明清到新中国,中华民族始终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形成了“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向国内国外展示了秦汉雄风、大唐气象、康乾盛世、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树立了中华民族包容含蓄、胸怀天下的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充分肯定了各民族对我国历史发展的丰功伟绩。我国各民族的先民共同开发了祖国大地,从白山黑水到西南边陲,从沙漠绿洲到渤海之滨,从蒙古大漠到雪域高原,各民族先民以他们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凝结和铭刻着中华各民族先民的汗水和印记。成吉思汗、松赞干布、康雍乾等,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代表,胡服骑射、昭君出塞、北魏孝文帝改革、唐蕃会盟等,都是各民族共有的历史佳话,长城、黄河、故宫、兵马俑等,都是各民族在疆域变更,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共有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是中华民族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在历史长河中,农耕文明的勤劳质朴、崇礼亲仁,草原文明的热烈奔放、勇猛刚健,海洋文明的海纳百川、敢拼会赢,源源不断注入中华民族的特质和禀赋,共同熔铸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中,传唱着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等神话故事,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近代以来,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奋起抗争,书写了共御外侮、保卫祖国、复兴中华的壮丽史诗,形成了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南泥湾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精准点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精神基因”。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要立足自身实际,善于挖掘整理

平凉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平凉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大批具有中华民族鲜明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通过挖掘整理,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历史方面早在8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在静宁古成纪,4700多年前,轩辕黄帝三次问道于崆峒山,3000多年前,周朝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比较先进的农耕文化。平凉这片热土演绎了黄帝问道、文王伐密、秦皇祭天、汉武西巡等流传千古的动人故事,孕育出了世界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等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保至善、高永祥等一批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在文化方面,平凉境内发现仰韶、齐家等各个时期的古遗址2252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馆藏文物4万多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22套。出土的佛舍利金银棺、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盒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之最”。泾川县近50年间相继3次出土佛舍利,在全国绝无仅有,被誉为“华夏佛宝圣地”“世界佛舍利供养地”。华亭安口窑陶瓷更是别具一格、独具风韵。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崆峒道源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西王母远古文化、皇甫谧医道文化为代表的平凉特色文化符号。在精神方面,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陕甘支队),红二、四方面军,先后途经平凉,在平凉大地上英勇奋战、安全转移,最后胜利会师,在平凉播撒下了革命火种,在长征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庄浪人在陡峭、破碎的大山上,修出百万亩平整耕地,“没治县”也从此变成了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凝聚成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庄浪精神。华亭的煤炭开采史已超过四百五十年,从早期的肩扛人背,到现在的机械化开采,华亭各族人民抢抓历史机遇,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了大干实干苦干的采矿精神。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三线建设”过程中,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工人、科技人员和干部恶劣艰苦环境,建成了有着雄厚技术基础、先进生产设备、过硬职工队伍的军工企业5203、5204厂,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

——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要开拓创新,走好“如何树立和突出”的实践之路

平凉市在树立和突出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为重点,以增进“五个认同”作为目标任务,牢牢把握“四个结合”,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强化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知、情感共振、归属认同

一是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充分利用七一、国庆等政治节日,广泛开展“升国旗、唱国歌、写感言”等庆祝纪念活动,利用端午、重阳、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广泛悬挂灯笼、中国结,举行大型文艺汇演,营造浓厚氛围,加深各族群众对传统节日的印象,增进文化认同。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宗教活动场所“四进”“三学一做”等,传播展示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广泛组织党员干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 缅怀革命先烈”等主题教育活动,培育涵养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互联网”活动,策划推出“交响丝路 问道崆峒”文化节,积极参加中央电视台《魅力中国城》优秀魅力城市推介,拍摄《西北望崆峒》《行吟平凉—平凉文旅形象片》《不负岁月—平凉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问道崆峒 养生平凉”研学旅行主题片》等宣传片,多角度、立体化展示平凉文化内涵和动人景致,以生动活泼的方式传播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提升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播力和凝聚力。

二是国家与地方相结合。发掘全国性的共享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比如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瓷器、剪纸等手工技艺,龙、凤等图腾,将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融入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中,通过打造主题文化广场、街区等,提升中华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和民族形象的能见度、知晓率。同时全方位深入挖掘平凉本地文化资源中蕴含的中华文化认同元素,如崆峒山道源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界石铺红色文化等特色文化和红色文化,建成了平凉非遗一条街、古成纪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公园、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吴焕先烈士纪念馆、“三线建设”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宣传教育阵地,更好传播和推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培育和传播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三是重点与全面相结合。大力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通过健全教育机制、明确教育内容、强化教育保障等措施,以红色文化凝魂,以传统文化筑基,抓好党员干部、青少年、知识分子等重点群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同时以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为抓手,采取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携手共建的模式,按照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理念,构建起传统媒体、新型媒体、实体阵地多维一体的全景式宣传教育格局,确保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影响力既能在重点群体中得到逐步深化,也能在普通群众中得到广泛认同。

四是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使中华文化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大力实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将平凉“一源四乡”文化品牌写入“”十四五规划,强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按照分批次、递进式的理念,将平凉市博物馆、吴焕先烈士纪念馆、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设立命名为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培训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持续增加资金投入,完善设施建设,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以打造“丝路红石榴”平凉民族工作品牌为重点,以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双创”工作为抓手,大力挖掘平凉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创新开展“丝路红石榴”主题采风、“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教育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研学等活动,让各族群众从所见所闻的重要史实中,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增进“五个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