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即将开启

  • 时间:2025-04-27 09:48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 字体: [ ] [ ] [ ]
  • 分享:

一、活动主题

“石榴花开 和美陇原”——平凉市第22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

二、活动时间

2025年5月1日至5月31日

三、活动内容

(一)主题宣传

1.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主题学习宣传。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宣传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组织开展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宣传活动,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讲常新、深入人心。在广播、电视、网站、新媒体等平台持续办好专题专栏,着力推进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大众化、分众化、精准化传播。

2.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宣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挖掘崆峒道源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开展系列主题文化宣传活动。推进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应用。推动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各类文化体育、展示展览、宣传推介等活动中。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教育工程,深入开展讲好“石榴籽”思政课、主题班会、党日团日队日等活动,持续推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各领域、教书育人全过程。

3.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宣传。持续深化“陇东陇南民族团结进步提升区”联创共建和“七+N进”活动,开展联创共建、互观互学等活动。丰富和拓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平台载体。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4.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主题宣传。按照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的要求,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成就和城乡面貌发生的重大变化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激发各族群众走好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干劲热情,不断凝聚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平凉实践的磅礴伟力。

5.民族事务依法治理主题宣传教育。开展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各族群众主动学法、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二)专项活动

1.举办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结合各地实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着力将宣传月打造成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大课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平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大载体、创新推进民族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落实的大抓手。

2.创新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下基层“百场万人”大宣讲活动。创新“宣讲+”模式,以“宣讲+户外讲堂”“宣讲+文艺展演”“宣讲+志愿服务”“宣讲+短视频”等方式,开展分众化、大众化、通俗化、互动化宣讲。

3.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谈活动。邀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锋模范、教师、学生、网络名人等社会各界人士,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实践路径、典型经验、思想感悟等进行约稿,在市内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开设宣传专栏推介,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4.组织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学习交流活动(第三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实现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培训全覆盖。

5.组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导游讲解选拔赛。推动铸牢与文旅深度融合,实现各族干部群众在旅游中感知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感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6.组织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交流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挖掘阐发西王母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进行研讨交流,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

7.开展非遗文创作品展演活动。立足陇东陇南地区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挖掘整理宫灯、社火、书画、麦秆画、戏曲等非遗文创作品进行展演,组织各族干部群众参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族群众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8.开展“紧紧抱成石榴籽 携手共创文明城”主题实践活动。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深入乡镇、村组进行党的民族政策理论、法律法规、文明常识宣传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凝聚起各族群众“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的思想共识

9.举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有奖知识竞答活动。依托“平凉民宗”微信公众号和平凉民族宗教网等网络平台,以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知识测试为主,面向全社会开展线上有奖知识竞答活动,进一步扩大各族群众对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知晓度,使互联网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10.开展“万屏点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在全市各地机关单位、政务大厅、楼宇户外大屏、服务窗口触摸屏、公共交通移动电视等,同步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片、宣传海报,营造全市“万屏”联动、同频共振的良好氛围。

11.用好甘肃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形象标识(LOGO)和吉祥物(IP)。做好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识(LOGO)和吉祥物(IP)形象宣传推广应用,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甘肃形象活起来、动起来、美起来。

12.开展“石榴杯·陇原民族情”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景区等,开展民族歌舞节目惠民演出,以标准化、均等化服务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推动民族文化艺术深入基层,服务各族群众。

(撰稿:马明博;编辑:罗惠文;审核:高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