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民族团结基石 共谱和谐发展乐章——静宁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力以赴跑出加速度

  • 时间:2022-01-06 19:45
  • 浏览次数:
  • 来源:静宁县民宗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静宁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中央和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统揽民族工作,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深入实施“八项行动”,扎实开展“八进”活动,确定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着力打造“一街一厅一城一园”示范典型,丰富创建形式,有力提升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水平,引导全社会切实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保持了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一是共建共创机制全面建立。静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坚持把创建工作摆在事关经济社会长治久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来谋划推进, 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困难问题,安排部署相关工作。成立了以静宁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民宗部门综合协调、其他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静宁县参与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靠实层级责任,明确任务分工,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二是互通互融氛围初步形成。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开展“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共印发宣传资料2万余份,在出租车顶灯、公交车宣传屏、电视台滚动插播政策宣传口号、标语100多次,向全县手机用户群发宣传短信息2次3万多条,在融媒体开设宣传专栏,宣传播放民族团结小故事20多个,在主要路口、路段、街区、广场、公园、学校等区域制作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牌150多个,制作大型露天宣传造型4个,刷新彩绘文化墙2000多平米。在政府门户网站、静宁发布上刊发通知、公告和《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等,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参与人数达到15000多人。注册运行静宁统战公众号,编发各类宣传稿件100多条。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广覆盖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收到了明显成效。

三是富民富县优势逐步显现。抢抓政策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党的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营经济发展、宗教事务管理、党史学习教育、高质量发展等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与少数民族村社发展、民族文化传承有效结合,在民族节日、传统节日、重大节会期间深入各宗教场所和贫困少数民族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加强清真食品管理和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面落实少数民族考生加分等各项惠民政策,帮助解决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困难问题,为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办理最低生活保障,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认同感进一步增强。

四是守法守规防线有效形成。始终把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维护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重要环节来抓,不断完善民族事务管理制度,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见》,民族事务管理走上法治化规范化轨道。重视民族干部选拔和培养,全县现有少数民族干部35名,先后有17名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当选为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激发了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 推进了社会治理精细化,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依法加强对清真食品行业的管理,尊重和保护具有清真饮食习俗的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积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引导支持各族群众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合法权益,各族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明显提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