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县:暑期公益课堂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

  • 时间:2025-07-23 15:51
  • 浏览次数:
  • 来源:崇信县民宗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全过程,深入实施“石榴籽”教育工程,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创新谋划暑期公益课堂特色交流活动,彰显交流活动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让各族青少年广交朋友、开阔视野,增长本领、凝心铸魂,这是崇信县深入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举措。

随着暑期到来,崇信县积极整合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及东街、西街、鱼堡子、滨河路社区等阵地资源,致力于为各族青少年提供一个帮助健康成长、提升能力素质、学习传统文化、培育兴趣爱好、满足托管需求等优良环境,让广大孩子们度过一个既温馨又安全的快乐暑期。走进崇信县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暑期的孩子们或学习书法绘画,或学习舞蹈音乐,或打球锻炼,有的和老师一起学习手工制作,显得格外热闹,这里俨然成了孩子快乐的“天堂”。东街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活动室开设东街社区“七彩东街·快乐‘童’行”暑期公益课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设置安全教育、道德培育、经典诵读、创意绘画、趣味历史、作业辅导、思维辩论赛等。县文化馆开设美术班、国学班、舞蹈班,面向7-12岁少儿免费授课。县图书馆组织开展“童心·童真·童梦”暑期公益社会实践营活动,积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次公益培训为期2周,共开设有书法、舞蹈、美术、国学、传统文化等20多个项目。自开班以来,已有700余名学生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各社区、文化馆、图书馆参加学习培训活动。丰富多彩的公益课堂,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搭建起了交往交流交融和艺术成长平台,激发起了孩子们浓厚的体艺兴趣,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在学习培训中培育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了交往交流交融、健康成长,受到了家长的普遍赞誉。

参与活动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自从加入公益课堂后,不仅丰富了课外生活,还收获了很多文化知识。学生家长普遍认为,经过暑期公益培训的熏陶,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孩子的动手能力大大增强了,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收获了知识、增长了本领、享受了快乐。

下一步,崇信县将持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继续遵循公益性、开放性原则,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少年为目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体艺实践活动,努力打造青少年志愿服务特色品牌,不断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牢固树立“四个与共”“五个认同”思想理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