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着力扣好民族团结“第一粒扣子”
庄浪县教育局认真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领域,把促进民族团结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各环节、各方面,扣好民族团结“第一粒扣子”,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民族团结维护者和接班人。
一是强宣传,夯实民族团结思想基础。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在中小学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保证小学和初中每学年课时不少于10-12个学时。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通过开展征文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文艺表演和参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两微一端等宣传媒体,引导广大师生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维护者和促进者,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强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坚持把教育强县作为提高全民素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坚持新增教育项目和资金向乡村倾斜,持续优化乡村教育布局,全力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严格落实少数民族学生高考、中考加分政策。选派城区20名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教师赴通化、韩店等少数民族散杂居乡镇学校开展支教帮扶和教育教学交流研讨活动,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三是强素质,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聚焦“五育并举”,不断规范“五项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将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细化落实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成功举办了全县第二届中小学诗词大会、全县第六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第八届师生经典诗文诵读大赛等活动。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开齐开全了课程,学生自主阅读、体育锻炼、劳动教育有了充裕的时间保障,大课间、科技创新、趣味竞技、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在各校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校外培训机构“大引导、大摸底、大排查、大整治”四大行动。积极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作业总量基本能够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有效减轻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基本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让学生回归校园。
四是强引导,广泛凝聚育人育才合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外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教师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下功夫拓宽党外知识分子增长才干、成就事业的渠道,培养锻炼政治坚定、业务精良的党外教师队伍。坚持“充分尊重、加强团结、积极引导”原则,引导帮助教育系统党外知识分子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凝聚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思想共识。
上一篇: 民族团结心连心 携手同创文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