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宁县:抓实“融”“育”“统”文章 夯实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

  • 时间:2024-08-23 16:39
  • 浏览次数:
  • 来源:静宁县民宗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今年以来,静宁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抓实“融”“育”“统”文章,生动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增进“五个认同”,强化“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持续夯实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融”字上用心,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全过程。筑牢学校教育“主阵地”,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各领域,将“筑基”工程覆盖到全县所有学校、所有学段,组织思政教师深入学习、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广泛组织开展各类竞赛、研讨、评比活动,编排唱跳民族歌舞。同时,将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民族剪纸、歌舞等民族文化德育体验活动,融入学校兴趣小组与社团活动中,融入升旗仪式、国旗下的讲话、思政课、红色文化教育、主题班会等日常德育活动中,让各族青少年深度融入、充分了解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多元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持续培树各族青少年“四个与共”的理念,引导增进“五个认同”。

在“育”字上用情,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共有精神家园。拓宽文化润心“主渠道”,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定期更新民族政策宣传专栏,用好电子公屏和班级电子班牌,滚动播放“红石榴”小故事、微电影、宣传画,大力宣传民族团结相关政策知识。按照“有活动开展、有宣传专栏、有服务窗口、有图书资料”的“四有”标准,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创办民族团结文化长廊,设置民族团结专题展室,打造各具特色的教育矩阵。广泛组织师生参加“石榴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以赛促学、以学促知、以知促行。利用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等,组织青少年观看爱国影片、参观各类展馆,参加猜灯谜、包粽子等传统文化活动,激发各族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民族团结进步的践行者,构筑起各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

在“统”字上用力,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强大合力。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抓住师资培训这一关键,以通过“师生共写随笔、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推进每月一事、家校合作共建”等行动为途径,统领育人环境、统领教学理念,将共同体意识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形成学科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良好格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将民族团结故事、风俗服饰、民族乐器融入社会、活动、音乐等学科,将中华文明、红色文化、模范事迹等融入语文、思政等学科,教育引导青少年通过亲身体验、协作参与,厚植“五个认同”的根基,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概念。重视家校互动,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向家长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育人理念,定期开展亲子教育、感恩教育,鼓励家长参与,形成学校德育活动“家长教育孩子”“孩子带动家长”“家长影响社会”的 “闭环”效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