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抱成石榴籽 同心共育团结花——平凉市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

  • 时间:2022-08-26 10:00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民宗委
  • 字体: [ ] [ ] [ ]
  • 分享:

今年以来,平凉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突出党员干部“关键点”和青少年“生力军”两个重点,注重阵地建设“硬件”“软件”同步提升,紧抓文明城市创建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双创”平台,引导全市各族干部群众认识“四个共同”的光辉历程,树牢“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进“五个认同”思想,强化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切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突出两个重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党员干部和青少年教育是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举纲执目”的关键内容。在党员干部教育方面,探索推进“民族团结+党建引领”工程,在全市上下形成党建创建工作互融入、双推进、共提升的良好局面常态化教育提素质,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纳入党校(行政学院)、新任领导干部初次任职培训、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和党外人士教育培训内容,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培训,提升党员干部开展工作能力和水平。领头雁工程树典型,融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活动,通过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设立“党员示范岗”、建立党员 “责任区”、组建 “志愿服务队”等方式,积极探索成立 “一家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党建联合体”,引导广大党员争做民族团结进步的“擎旗手” “领头雁”红色教育凝心铸魂,结合主题党日和各类节庆活动,依托全市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培训基地等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以宣讲“红色文化”、寻访“红色足迹”、牢记“红色纪念日”、歌唱“红色歌曲”、阅读“红色书籍”、撰写“红色感言”等“大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用红色文化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促进传播红色文化+民族团结融合发展,铸牢红色魂,抱成石榴籽,共圆同心梦。在青少年教育方面,深入实施民族团结进步“金种子”工程,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党组、党委中心组和各党支部党课学习教育内容,不断强化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习理解,确保工作方向不出错,成果见实效。设立宣传教育硬指标,根据《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导纲要》,全市小学阶段开展了以了解56个民族状况为主的中华大家庭教育为主题的民族常识教育;初中阶段开展了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主的民族政策常识教育,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中考范畴;高中阶段开展了以坚定学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为主的民族理论常识教育,以课堂、考试硬指标,提升宣传教育实效。丰富宣传教育载体,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两微一端等宣传媒体,通过国旗下讲话、班(队)会和思想政治课等形式,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激励广大师生争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和促进者。广泛开展“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新人”开学第一课、共绘民族团结新画卷主题手抄报、“小小石榴籽 科普伴我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艺展演等活动,在集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过程中,普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讲述中华民族亲如一家的故事。

注重同步提升:在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石榴籽”工程的过程中,始终树立精品意识,突出品牌效应,坚持“全覆盖”和“精准聚焦”相结合,注重宣传阵地建设“硬件”“软件”同步提升。在阵地建设“硬件”方面,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实施县域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创建全覆盖工程,着力形成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设立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培训基地5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9个,命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111个,争创全国、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31个,充分发挥示范典型引领作用,使之真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平台。按照市、县、乡、村四级联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精准覆盖,窗口单位、旅游景点等重点单位全面覆盖的方式,着力形成创建工作梯度式推进格局,共创建学校、社区、乡镇等“八进”示范典型383个,实现了社会面宣传阵地的广覆盖。在阵地建设“软件”方面,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创新宣传方式、活化宣传载体、延伸宣传链条、扩大宣传覆盖面上持续发力,通过统筹内宣外宣、网上网下宣传形式,构建起了平凉电视台、平凉日报等传统媒体宣传平凉发布”“丝路红石榴”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线崆峒讲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社会阵地宣传,形成三位一体宣传新格局,实现了宣传阵地由“内循环”向“外联动”转变。

紧抓“双创”平台: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双创”融合,打造完善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适应的平台载体。注重借势发力,健全平台机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纳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建立形成了协调配合、考核考评、督查指导、责任落实等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测评体系“指挥棒”作用,引导督促部门、单位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活动,确保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到哪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石榴籽”工程就实施到哪里,构建了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群众主体的工作格局。突出融合推进,提升平台质量。坚持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带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理念,深入实施文明城市创建“九大工程”和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六大工程”“两大行动”“1188”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石榴杯”系列活动,将带头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带头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带头开展文明创建优质服务,带头做“文明有礼平凉人”,带头做“民族团结进步先锋模范”五个“带头”融入到各族群众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中,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聚焦服务民生,发挥平台实效。深化“丝路红石榴”平凉民族工作品牌,开展“紧紧抱成石榴籽 携手共创文明城”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组建“丝路红石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双创”主题实践等活动,深入民族乡村、城市社区开展政策宣传、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走访慰问、志愿服务,在知行合一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在“双创”工作互融入、齐推进、共提升的良好环境中培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