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信县:“四个融入”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时间:2024-04-08 10:36
  • 浏览次数:
  • 来源:崇信县民宗局
  • 字体: [ ] [ ] [ ]
  • 分享:
今年来,崇信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纲”,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各领域,以“四个融入”为着力点,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融入基层党建,以党建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县各级党组织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内容,紧密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集体研学、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刻领会“12个必须”丰富内涵,正确把握“四个关系”,深刻理解“四个必然要求”重大意义,持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的能力,有效发挥党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基层落地落实。
融入国民教育,以教育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抓住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校园联谊活动,搭建文化展示、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使学生从小树立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充分发挥保至善烈士纪念馆爱国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学生参观学习,阅读党史故事,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师生心灵深处;突出抓好教师教育培训,着力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多维一体的育人平台和长效机制,促进各族师生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融入文化旅游,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挖民族元素,推动文艺创新、融合发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中提炼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最大程度地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大力实施文化浸润工程,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加大对公刘农耕、唐代军旅、古树名木、红色革命、传统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积极推进“弦子腔”、“崇信剪纸”、“春官说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和展示展演,公布非遗项目名录114项,常态化开展“文化进万家”等系列活动300余场(次),组织编撰了《尊崇信任聚力量》《十对花》等文艺作品,紧跟时代步伐、把准时代脉络,凸显时代主题,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融入乡村振兴,以发展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民族村社乡村振兴融入全县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编制村庄规划7个,抓建乡村建设示范村29个,实施“四好农村路”项目3项32.6公里,全县脱贫人口和三类户养老、医疗保障率达100%。深入推进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大力发展“牛果菜”特色产业、“五小”产业,实施腾洁5000头肉牛生态养殖场、新窑镇戚家川设施蔬菜产业基地、长新矮化密植苹果园等重点产业链项目39项。精心培树柏树镇“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赵湾村“乡村旅游+民族团结”等各类示范典型32个,表彰命名最美家庭83户,有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