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聚焦“三个互嵌”积极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 时间:2022-08-17 18:34
  • 浏览次数:
  • 来源:平凉市民宗委
  • 字体: [ ] [ ] [ ]
  • 分享:

平凉市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地区,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第一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有汉族、回族、藏族等41个民族15.3万人,9个民族乡。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镇化推进步伐的加速,平凉市内外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与日俱增。据不完全统计,平凉市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中,以回族为主,人口约4.3万人,其中流动人口约1万人。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积极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积极创造各民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建共享的社会条件,既是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民族工作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过程中,平凉市始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统筹城市和乡村两个方面,聚焦经济互嵌、空间互嵌、文化互嵌三项重点,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形成密不可分的共同体。

——聚焦经济互嵌,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立足平凉各民族文化传统、地域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回族群众养畜贩畜的传统优势,通过政策扶持、龙头带领、农户参与等方式,大力实施“强龙延链、良种培育、扩繁增量、秸秆变肉(奶)、品牌提升、机制创新”六大工程,有力提升平凉红牛产业质量效益和整体竞争力,带动促进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平凉民族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民族特色餐饮和商品开发,发展了一批民族特色星级农家乐和民宿,包装打造平凉羊肉泡、八大碗、馓子、油茶、盖碗茶、锅盔等品牌产品,打造平凉旅游必购民族伴手礼和网络带货平凉新卖点,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大力发展以馒头、土鸡、中蜂、小庭院、小作坊等为代表的“五小产业”,形成了平凉商贸综合批发市场、同乐园清真美食城等一批就业创业示范点,以民族乡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群众,在兰州、西安、银川等地开设馒头店3000多家,形成了平凉馒头“崆峒缘”等知名品牌,从业人员逾万人,年产值超3亿元。同时,在平凉本地,由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经营的馒头、牛羊肉、牛肉面等饮食全面覆盖了各族群众的餐桌,从钱包到舌尖,各族群众已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经济共同体。

——聚焦空间互嵌,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平凉作为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格局已初步形成。近年来,平凉市统筹乡村和城市两个方面,主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乡社区和服务管理三个方面,推动各族群众“互融、互助、互亲、互享”。在乡村方面,牢抓“一老一幼”两个群体。村级党组织常态化开展“关爱留守群体 共画团结情”主题活动,定期接访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困难群众到关爱中心拉家常、说困难、品美食,让群众在和谐欢快的氛围中感受党的关怀和温暖,更让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能够安心、放心、专心工作。在春节、开斋节、古尔邦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举办文化娱乐、政策宣讲、座谈交流等活动,组织各族留守群众参与,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相互交流,相互亲近,欢度佳节,切实满足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需求。在城市方面,一是强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不断加强与省内外市州的联系对接,着力健全完善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对接机制,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通过签订签署《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协议书》,探索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信息库,构建流出地和流入地信息互通、人员互动、衔接互补、共同负责的工作格局,确保各族群众来平离平、经商、旅游、居住、生活各方面的便利。二是开展“丝路红石榴”社区创建,着力推动相互嵌入式的“丝路红石榴”社区创建,使各族群众交得了知心朋友、做得了和睦邻居、结得成美满姻缘。不断健全市、县、乡、村四级社会管理服务机构,开展“一厅式”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形成各族群众“你有困难我来帮、你有需要我伸手”的大家庭浓厚氛围。通过设立“道德红黑榜”、创设“积分超市”、评选“最美家庭”“巷贤社贤”等方式,深入挖掘弘扬传统美德、文明新风、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激励居民群众崇德向善、明德惟馨。广泛开展“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一家亲”等形式多样的联谊交流活动,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全面推行“管理网格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模式,将社区党建和综治、民政、信访、教育、卫生健康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同时,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参与社区自我管理和基层民主建设,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享的社会条件。三是着力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做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子女入学同当地居民同等对待,将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人口同等纳入低保范畴,定期对商场、餐厅、宾馆、车站等服务窗口单位是否存在针对少数民族群众拒卖、拒餐、拒住、拒载的歧视性做法进行检查,确保不发生伤害民族群众感情的事件,极大增进了城市各民族群众生活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

——聚焦文化互嵌,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通过挖掘平凉红色文化、庄浪梯田文化等文化资源,发挥“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熔铸民族精神,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依托市内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风景名胜区等资源,定期组织开展“看历史、游家乡、爱祖国”等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让大家从所见所闻的重要史实中,清楚感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国情。组织民族宗教界人士、各族群众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参与“联学+巡听”“学讲践”等活动,讲清讲透党的惠民政策和历史、民族、文化、宗教等方面基本观点,广泛凝聚思想共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双创”融合,把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关爱困难群众、捐资助学、政策宣讲、物质帮助、情感引导等有机整合,鼓励引导各族群众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推进民族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挖掘花儿、民族武术、九方棋等民族文化节目、传统游艺进景区展演展示,建成了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泾川县完颜民俗文化村等一批具有“红色”革命精神、“绿色”乡村风情的民俗文化项目,促进“传播红色文化+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守护民族团结之根,涵养民族和睦之魂,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