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团结 促文明 一体推进“双城共建”——平凉市民宗系统多措并举融合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

  • 时间:2022-01-04 15:01
  • 浏览次数:
  • 来源:本站原创
  • 字体: [ ] [ ] [ ]
  • 分享:

    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行动开始以来,全市民宗系统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中央省市委民族工作会议和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坚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互融共促有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认真谋划部署,强化创城工作保障能力。深入学习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城市更新行动启动大会精神,按照《平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3年)》和《平凉市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制定《关于认真落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城市更新行动工作任务的实施意见》,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迅速行动,积极投身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联创共建中,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民宗力量。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平凉市民族宗教系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逐层逐人压实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市民宗系统上下协作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创建工作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人员,建立“目标、任务、责任”三项清单,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建立重点工作任务行事历,定期调度、台账管理,精准突破梗阻环节,层层传导压力,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创城工作浓厚氛围。找准全国文明城市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契合点,聚焦宣传教育引导,不断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载体、同步搭建宣传教育平台。注重增强宣传教育的实践性和宣传阵地的覆盖面,打造了以绿地广场为标志的实体化宣传广场、公园42处,制作宣传展牌1062面,主题灯箱524个,开设民族团结进步公交专线9条,布设电子宣传屏580面,印制宣传资料、宣传用品15类10万多份。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在《甘肃日报》、《平凉日报》、平凉门户网、平凉电视台及各县(市、区)信息发布平台等主流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开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宣传平台10个,转载中央和省、市民族政策解读4000余条,推送发布动态、典型经验信息3050多篇,影音视频626多条。注重宣传教育实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庄浪梯田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作用,把推进“双创”行动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各族人民共同培育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等教育相融合,采取现场宣教和巡回宣讲、线上线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开展宣传教育280场(次),激发了全市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情团结情奋斗情,不断引导各族群众踊跃投身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构筑起了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做到创城为创建助力、创建为创城添彩。

三是注重真抓实干,提升创城工作质量水平。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文明城市创建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增进民生福祉,维护和谐稳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决响应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号召,开展“创城有我 志愿同行”环境卫生清洁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责任意识和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互促共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扣“三新一高”,立足民族乡村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市级民族发展资金380万元,用于专项支持民族乡和少数民族聚居村社发展。完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民宗委委员单位作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通村道路硬化等项目18个。组织人员多次赴帮扶乡,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民意,集中发放防疫物资等,不算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实宗教活动场所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开展全市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督查,严格加强宗教场所管理,严格加强人员管控,切实增强信教群众的防控意识,坚决守住全市宗教领域疫情防控安全底线。注重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抽组人员组成督查组,深入到各县(市、区)、各有关乡镇和宗教活动场所,开展了专项督导检查行动,在认真自查和集中排查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制定整改方案,建立整改台账,进一步强化措施、靠实责任、明确时限、销号整改,切实提升宗教活动场所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效巩固了我市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